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市场规模大、产业辐射面广、拉动效应明显的朝阳产业。
然而,对于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热,国内也有不同的观点。事实上,政府对太阳能发电业也寄予了厚望。
而在荒漠地区建设国家级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重要途径之一。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对光伏并网项目和无电地区离网光伏发电项目分别给予50%及70%的财政补贴。事实上,太阳能产业成为中国大力扶持的重点之一。太阳能因为它的不成熟,导致了成本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太阳能电站的成本仍太高,除去电池板本身的成本,一千瓦的建设成本达8000元。
虽然,非水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研发与应用近年来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日益增强的关注,但离2050年大规模发展的需求相距甚远。有观点认为在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输出却不稳定。因此,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王玉锁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选取已经成功运行先进生产线的企业生产基地,建立装备国产化开发基地,由领先的太阳能生产企业牵头,利用其工艺技术和生产经验,推动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开发生产核心设备,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同时联合重点科研院所开发下一代产品技术,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正如不少专业人士所猜,智能电网建设首次被写入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家建言,希望中国光伏行业能够密切跟踪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方向,加强行业技术研发,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机。应充分利用西部光伏资源,加快建设我国新能源产业基地。
刘汉认为,实施基本电价保底收购政策,还可清楚地进行计量,生成清单,核准购买过程中每笔费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王玉锁认为,较为可行的途径是通过推动光伏电池生产装备国产化来带动电池生产工艺的优化,以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原材料消耗,进而实现电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实现太阳能发电与传统能源发电成本持平,最终促进太阳能的普及应用。
利用西部光伏资源加快建设新能源基地虽然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能源需求也不断扩大。刘汉元说,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将中、西部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未来的清洁能源基地,既是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东、中、西部能源平衡的需要。用2-3年的时间完成光伏电池生产装备的国产化开发。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
我国的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当务之急。加速实现光伏能源装备国产化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表示,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力度智能电网的建设给光伏产业带来极大的利好。他建议,将智能电网建设提升到建设智能电力系统的高度,并将其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而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刘汉元说,尤其是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烟稀少,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
而猜想的兑现也让市场人士对智能电网相关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以及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预期愈加强烈。王玉锁表示:快速实现光伏电池生产装备国产化,对于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具备现实可行性。
制定和实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法》,显得尤为迫切。光伏电池生产装备的国产化,必须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结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光伏发电站卖了多少度电就拿多少钱,直观明了,发电站、投资者、国家电网和政府各司其职,形成商业化运作和结算的市场机制,让社会资源自我聚集,良性循环。亟待推出《上网电价法》光伏产业要加快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上网电价。不过当前国内智能电网还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和谁来发展等问题需进一步厘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采取基本电价保底收购的方式——实行国家电网对太阳能发电按照补贴性的上网电价全额收购,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他说:解决光伏发电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上游电池生产和下游系统集成的成本下降,其中上游生产环节的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表示,由于我国智能电力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在技术研究、设备制造、工程应用、经济政策、交易手段、定价方式、技术标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目前还不能很好满足智能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德豪润达芜湖LED照明产业基地的投建,必将有利于推动芜湖乃至全省光电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将巩固芜湖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中的龙头地位。
这是目前国内正在实施中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LED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将使芜湖迅速成为国内最重要的LED产业基地。基地预计2012年建成后,将形成180亿元的销售产值。
德豪润达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LED企业首次在知识产权上获得国际授权,德豪润达也因此成为中国LED产业技术水平最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最佳、产业链最完整的上市公司。目前总面积5700平方米的示范工厂正在加紧建设装修中,计划今年4月份投产。光电子产业是未来新型支柱产业之一,而LED是光电产业重要的材料和器件。据了解,该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芯片制造、切割也将在芜湖进行。
一期投资23亿元,主要包括LED芯片、封装、照明(含显示屏)三大项目及配套的制造及销售。基地占地816亩,计划总投资60亿元。
德豪润达还与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LED外延片及芯片制造企业韩国Epivalley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在LED芯片制造及其上游业务的运营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继去年决定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23亿元建设光电产业基地之后,今年2月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又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时间内,德豪润达将投资至少60亿元,在芜湖建立起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技术、覆盖LED上中下游全部产业链的大型光电产业基地。
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将在今年8月份建成,15台设备及300条LED封装线、5条显示屏生产线、5条照明生产线、5条背光源生产线将于10月份安装调试完毕并投产。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示范工厂今年4月即将投产
一期投资23亿元,主要包括LED芯片、封装、照明(含显示屏)三大项目及配套的制造及销售。据了解,该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芯片制造、切割也将在芜湖进行。德豪润达芜湖LED照明产业基地的投建,必将有利于推动芜湖乃至全省光电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将巩固芜湖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中的龙头地位。基地占地816亩,计划总投资60亿元。
这是目前国内正在实施中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LED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将使芜湖迅速成为国内最重要的LED产业基地。目前总面积5700平方米的示范工厂正在加紧建设装修中,计划今年4月份投产。
德豪润达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LED企业首次在知识产权上获得国际授权,德豪润达也因此成为中国LED产业技术水平最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最佳、产业链最完整的上市公司。基地预计2012年建成后,将形成180亿元的销售产值。
光电子产业是未来新型支柱产业之一,而LED是光电产业重要的材料和器件。继去年决定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23亿元建设光电产业基地之后,今年2月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又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时间内,德豪润达将投资至少60亿元,在芜湖建立起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技术、覆盖LED上中下游全部产业链的大型光电产业基地。